投名狀 16 一月, 20088 二月, 2015 / nP 是不確無冷場的電影 沒錯 不過期待很高卻沒有到很高 金城武真的有夠帥的 那個閃亮亮的眼神夠吸引人的 真不知道電死多少少女 而劇中經典台詞幾乎大家都一定記得的 [大哥是對的][殺我兄弟者 視投名狀 必殺之] 是這樣嗎 哈哈~~~ 可惜政治這黑暗的東西 陰險狡猾 大哥雖然也算狠了 但是在那個年代 真的是求利益求權力的世界 一個不小心就會栽倒 二哥重情義不違背信義 三弟真男人 帥 算得上是經典武俠片 還不錯啦! Share this: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找你你又不去!! 那部片我看了好難過= = 版主回覆:(01/17/2008 04:22:51 PM) 喔..又出現了~~~ 哈哈…怎麼女生看會哭 女主角被殺死的那一幕難過女生的價值而哭嗎?? 還是感動男人的情義?? 讚讚 回應
【投名狀】趙二虎五十步笑一百步 趙二虎是一身匪氣,什麼都是搶,包括女人是搶回來,殺害押糧小兵, 搶掠民居,姦淫民女,私分軍餉等,.如果龐不念兄弟情,一早正法了他, 二虎容易衝動辦錯事,那個私發軍餉和分裂軍隊都是淩遲的死罪,他活下來都不知道是饒的他。 打劫財政部人民銀行金庫還想人保他? 立投名狀時二虎毫不考慮最爽快地把無辜路人甲幹了(反映他狠快的性格);老三像電玩般把路人乙幹了(反映他無腦性格);老大稍為猶豫說著下次投胎找我報仇把路人丙幹了(反映他不信教條)舒城之戰老二把說降的將二話不說殺了, 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殺來使!!! 只要是只軍隊,就應該守譴規則…太平軍派出探馬小將前去勸降,算是來使談判,什麼趙二虎卑鄙之級,根本不顧軍事譴規則,趁太平小將無備將其襲殺!!!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肆意踐踏自古的軍事譴則!!! 屠城三天,搶掠民居,姦淫民女,殘害百姓, 後來竟成為偽人道主義代言人,看得有點起雞皮疙瘩 最初立頭名狀不是龐願,也不存在誰騙誰,二虎拿著大箱銀子回家時,龐又騙了誰? 不然二虎一早餓死或被打死在山區,以現代的道德觀去詮釋當時的人命如草芥年代的人,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二虎利誘兄弟去打仗又算不算利用兄弟? 二虎擔家包證你一世山區泥上拾雀屎吃的生活 還有頭名狀只是入黑社會的一個冷血儀式,本身就沒有道德觀,兄弟三人納“投名狀”並非是我們看到的燒香祭天那麼簡單,而是殺人結拜:三人各殺一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自己的命。說白了,就是他們為了互相取信,一起殺人犯罪,成為栓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這種極端結義的匪邏輯似乎讓人很難理解,龐不信硬生生的教條頭名狀是對的 在影片的宣傳和導演闡述中,“兄弟情”一直都是作為影片的主旨來表現的,從影片選取姜午陽作為畫外音的敍事者來看,創作者似乎把姜午陽所堅持的“納了 投名狀的兄弟結義不可違逆”作為正面價值觀來弘揚,然而且不論“投名狀”這種殺人結盟的方式本就違背人道,事實上全片最冷血的一幕是二虎毫不留情爽快地將一個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殺掉,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不是兵不是敵人不是詐降將,那不是戰場而是二虎一個土匪的私人刑場! 版主回覆:(01/17/2008 04:28:29 PM) 這位是那位….敢問大名阿!! 哈哈~~~酷喔! 讚讚 回應
投名狀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 蘇州長毛首領. 仔細想一下可笑.告知他是故意放進來的、煞有其事的比劃刀劍,撲到水池裏,來個羅曼蒂克死,不明白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歷史上蘇州被敵人攻城破城占城,屠十之二三,自殺十之二三,然後是瘟疫流行,蘇城人口去半,占城者何來無辜?蘇州糧倉已空 城內到了人吃人地步,赤腳大仙聽著男旦唱戲,滿嘴裏講著“我的字典裏沒有投降二字”顯得高風亮節,降的態度噯昧鬼詐,降也死不降也死,放兵出來吃糧吃兵 為搶糧而大開殺戮行為,趙二虎刀下多少無辜亡魂應該最瞭解,還在裝B.. 趙二虎把饅頭拋在地上喂豬般招募同黨,除了把臉譜化義字掛在胸口上,不覺得他對兄弟特別有情義. 當賊匪呢,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 為立一個無謂儀式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奸民女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 哭死過去…趙像個老憤青, 滿口仁義道德, 卻妄顧現實, 更恥笑的是婊子要立牌坊, 讓人傻眼 , 不符合常理.不真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更似大忠似偽,處處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 農夫與蛇; 回頭圍城; 後襲突擊; 苦肉計; 伺機復仇等… 為一個認識半天的長毛首領而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于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隊中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片末幾秒鐘說得很勉強 「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來個廉價大義凜然,管他前後矛盾百出, 行為像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黑社會頭子 版主回覆:(01/18/2008 05:56:02 AM) 瓦…好長好長 感謝熱情回覆….不過看電影看太仔細像太複雜不太好 整體來說好看就好了..我自己是這樣啦 哈哈 這是路人嗎??? 讚讚 回應
現在才看會不會太慢…
版主回覆:(01/16/2008 03:37:24 PM)
你看都不找我 哈哈~~
期末考 有什麼辦法啊!!!
讚讚
找你你又不去=.=
版主回覆:(01/17/2008 11:31:56 AM)
請考慮我的生活啊!
太常就不行!
讚讚
找你你又不去!!
那部片我看了好難過= =
版主回覆:(01/17/2008 04:22:51 PM)
喔..又出現了~~~
哈哈…怎麼女生看會哭
女主角被殺死的那一幕難過女生的價值而哭嗎??
還是感動男人的情義??
讚讚
【投名狀】趙二虎五十步笑一百步
趙二虎是一身匪氣,什麼都是搶,包括女人是搶回來,殺害押糧小兵, 搶掠民居,姦淫民女,私分軍餉等,.如果龐不念兄弟情,一早正法了他, 二虎容易衝動辦錯事,那個私發軍餉和分裂軍隊都是淩遲的死罪,他活下來都不知道是饒的他。 打劫財政部人民銀行金庫還想人保他?
立投名狀時二虎毫不考慮最爽快地把無辜路人甲幹了(反映他狠快的性格);老三像電玩般把路人乙幹了(反映他無腦性格);老大稍為猶豫說著下次投胎找我報仇把路人丙幹了(反映他不信教條)舒城之戰老二把說降的將二話不說殺了, 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殺來使!!! 只要是只軍隊,就應該守譴規則…太平軍派出探馬小將前去勸降,算是來使談判,什麼趙二虎卑鄙之級,根本不顧軍事譴規則,趁太平小將無備將其襲殺!!!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肆意踐踏自古的軍事譴則!!! 屠城三天,搶掠民居,姦淫民女,殘害百姓, 後來竟成為偽人道主義代言人,看得有點起雞皮疙瘩
最初立頭名狀不是龐願,也不存在誰騙誰,二虎拿著大箱銀子回家時,龐又騙了誰? 不然二虎一早餓死或被打死在山區,以現代的道德觀去詮釋當時的人命如草芥年代的人,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二虎利誘兄弟去打仗又算不算利用兄弟? 二虎擔家包證你一世山區泥上拾雀屎吃的生活
還有頭名狀只是入黑社會的一個冷血儀式,本身就沒有道德觀,兄弟三人納“投名狀”並非是我們看到的燒香祭天那麼簡單,而是殺人結拜:三人各殺一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自己的命。說白了,就是他們為了互相取信,一起殺人犯罪,成為栓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這種極端結義的匪邏輯似乎讓人很難理解,龐不信硬生生的教條頭名狀是對的
在影片的宣傳和導演闡述中,“兄弟情”一直都是作為影片的主旨來表現的,從影片選取姜午陽作為畫外音的敍事者來看,創作者似乎把姜午陽所堅持的“納了 投名狀的兄弟結義不可違逆”作為正面價值觀來弘揚,然而且不論“投名狀”這種殺人結盟的方式本就違背人道,事實上全片最冷血的一幕是二虎毫不留情爽快地將一個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殺掉,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不是兵不是敵人不是詐降將,那不是戰場而是二虎一個土匪的私人刑場!
版主回覆:(01/17/2008 04:28:29 PM)
這位是那位….敢問大名阿!!
哈哈~~~酷喔!
讚讚
投名狀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 蘇州長毛首領. 仔細想一下可笑.告知他是故意放進來的、煞有其事的比劃刀劍,撲到水池裏,來個羅曼蒂克死,不明白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歷史上蘇州被敵人攻城破城占城,屠十之二三,自殺十之二三,然後是瘟疫流行,蘇城人口去半,占城者何來無辜?蘇州糧倉已空 城內到了人吃人地步,赤腳大仙聽著男旦唱戲,滿嘴裏講著“我的字典裏沒有投降二字”顯得高風亮節,降的態度噯昧鬼詐,降也死不降也死,放兵出來吃糧吃兵 為搶糧而大開殺戮行為,趙二虎刀下多少無辜亡魂應該最瞭解,還在裝B..
趙二虎把饅頭拋在地上喂豬般招募同黨,除了把臉譜化義字掛在胸口上,不覺得他對兄弟特別有情義. 當賊匪呢,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 為立一個無謂儀式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奸民女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 哭死過去…趙像個老憤青, 滿口仁義道德, 卻妄顧現實, 更恥笑的是婊子要立牌坊, 讓人傻眼 , 不符合常理.不真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更似大忠似偽,處處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 農夫與蛇; 回頭圍城; 後襲突擊; 苦肉計; 伺機復仇等… 為一個認識半天的長毛首領而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于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隊中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片末幾秒鐘說得很勉強 「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來個廉價大義凜然,管他前後矛盾百出, 行為像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黑社會頭子
版主回覆:(01/18/2008 05:56:02 AM)
瓦…好長好長
感謝熱情回覆….不過看電影看太仔細像太複雜不太好
整體來說好看就好了..我自己是這樣啦 哈哈
這是路人嗎???
讚讚